首页 > 乙型肝炎DNA定量检测报告及解读

乙型肝炎DNA定量检测报告及解读

发布时间:2016/2/26 11:45:04 阅读次数:10174

HBV DNA定量检测:应用荧光定量PCR (real-time quantitative PCR)的方法,定量检测血清或血浆样品中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(HBV DNA)。

阳性结果:≥103IU/ml(相当于5×103拷贝/mL)

检测报告样张:


应用:

     HBV感染的辅助诊断;

     判断慢性HBV感染的病毒复制水平,了解传染性的大小:病毒载量越高,提示病毒复制活动性高,传染性越大;

     抗病毒治疗适应证的选择及疗效的判断: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主要根据血清HBV DNA水平、血清ALT和疾病严重程度来决定,同时结合患者年龄、家族史和伴随疾病等因素,综合评估患者疾病进展风险后决定是否启动抗病毒治疗。动态的评估比单次的检测更具有临床意义。

      推荐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人群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: (1) HBV DNA水平:HBeAg阳性者, HBVDNA≥2×104IU/mL(相当于105拷贝/mL);HBeAg阴性者;HBV DNA≥2×103IU/mL /mL (相当于104拷贝);(2) ALT水平:ALT≥2ULN;如用IFN治疗,ALT应≤10ULN,血清总胆红素应<2ULN。


对持续HBV DNA阳性、达不到上述治疗标准,但有以下情形之一者,亦应考虑给予抗病毒治疗:

(1)存在明显的炎症(2级以上)或纤维化,特别是肝纤维化2级以上(A1)。

(2)ALT持续处于1×ULN至2 ×ULN之间,特别是年龄>30岁者,建议行肝组织活检或无创性检查,明确纤维化情况后给予抗病毒治疗(B2)。

(3)ALT持续正常(每3个月检查一次),年龄>30岁,伴有肝硬化或HCC家族史,建议行肝穿或无创性检查,明确纤维化情况后给予抗病毒治疗(B2)。

(4)存在肝硬化的客观依据时,无论ALT和HBeAg情况,均建议积极抗病毒治疗(A1)。

需要特别提醒的是,在开始治疗前应排除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或药物、酒精和免疫等因素所致的ALT升高,尚需注意应用降酶药物后ALT暂时性正常。

治疗的目标: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复制,减轻肝细胞炎性坏死及肝纤

维化,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、肝硬化失代偿、HCC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,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。在治疗过程中,对于部分适合的患者应尽可能追求CHB的临床治愈,即停止治疗后持续的病毒学应答、HBsAg 消失、并伴有ALT复常和组织学的改善。

治疗终点:

(1) 理想的终点:HBeAg 阳性与HBeAg阴性患者,停药后获得持久的HBsAg 消失,可伴或不伴HBsAg血清学转换。

(2) 满意的终点:HBeAg阳性患者,停药后获得持续的病毒学应答,ALT复常,并伴有HBeAg血清学转换;HBeAg阴性患者,停药后获得持续的病毒学应答和ALT复常。

(3) 基本的终点:如无法获得停药后持续应答,抗病毒治疗期间长期维持病毒学应答(HBV DNA检测不到)。



慢性HBV感染者管理流程图


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

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

电话:0851-88305935 邮编:550003 邮箱:10850808@qq.com

中文域名: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.公益 黔ICP备15015312号 技术支持:信息科

声明:本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的依据,就医请遵医生诊断。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,请与我们联系。

移动端网站

微信公众号